知名船公司重啟遠洋航線並第三次衝擊IPO

 中國臺灣的航運公司德翔海運(TS Lines)在去年的集運市場快速正常化後,決定退出其原先拓展遠洋業務的計畫。然而,隨著當前東西主要航線的運價快速飆升,該公司正計畫重新回歸這一領域。

與此同時,該公司第三次嘗試在香港證券交易所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儘管在2022年和2023年的前兩次嘗試因集裝箱航運市場在疫情後回檔而失敗,但該公司似乎受到當前新一輪牛市的鼓舞,決定再次挑戰市場。

5月30日,德翔海運提交了新的招股說明書,並任命了摩根大通和招商證券作為其上市保薦人。儘管在2023年公司的盈利有所下降,但德翔海運對東亞至印度和中東的貨運需求不斷增長持樂觀態度,並認為這將成為其成功上市的有力支撐。

6月6日,德翔海運與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正式簽署了建造合同,合同涵蓋2艘14000TEU(標準箱)的甲醇燃料預留(READY)大型集裝箱船和2艘7000TEU的中型集裝箱船。同時,為德翔海運建造的7000TEU集裝箱船"德翔·迪拜"("TS DUBAI")輪在同日完成了命名儀式。

德翔海運的創始人兼董事長陳德勝表示,這些新船舶預計在2027年交付後,將被部署到跨太平洋航線或遠東至南美航線,以滿足公司不斷增長的航運需求。

TS Lines(德翔海運)是由陳德祥于2001年創立的一家專注于亞洲區域的領先、成長迅速且高盈利的班輪公司。公司主要在亞洲地區開展業務,這是全球最大的集運市場,也是海運貨量增長最快的區域之一。德翔海運擁有廣泛的亞洲海運網路,起源於經營中國大灣區高集中、高頻率的短航程航線,並已在亞洲地區持續運營了20年。

然而,由於疫情帶來的意外收入消失,德翔海運在2023年的營收下滑至8.746億美元,遠低於2022年的24.4億美元,淨利潤也暴跌至2040萬美元,遠低於2022年和2021年的10.7億美元和10.8億美元。面對市場調整,TS Lines在2023年放棄了跨太平洋和亞洲-澳大利亞/紐西蘭的服務。

儘管面臨挑戰,TS Lines在招股說明書中強調,過去10年,公司一直保持著韌性和靈活性,在多個航運業週期中持續產生正的經營現金流,即使在2023年這一最具挑戰性的年份也是如此。

根據Alphaliner的最新資料,德翔海運在全球班輪公司運力100強中排名第21位,運營43艘船舶,其中自有船舶36艘,租賃船舶7艘,總運力達到102982TEU。

在運力分配上,2023年,德翔海運在亞洲-印度次大陸的運力總計153804TEU,占當年總運力的近11%。該地區的運力從2021年的12103TEU大幅增長。

進入2024年,TS Lines的貨運量在第一季度較上年同期增加至380000TEU。公司開通了連接中國和東亞至中東的航線,以應對東亞至中東出口貨量的"繁榮"。

在船隊優化方面,自2023年以來,TS Lines根據市場情況出售了10艘船隻,並歸還了12艘租用的船隻。自2024年以來,公司已接收了三艘新的7000TEU船隻,其中兩艘被分配到亞洲-印度次大陸航線,另一艘的租賃期為一年,從2024年3月開始。

此外,德翔海運計畫在2024年6月至2027年期間接收五艘7000TEU船舶。公司表示,這些船舶可以自行運營或租給其他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