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方在贸易领域动作频频。
商务部做出明确回应,坚决反对贸易霸权行为,维护中国企业正当权益。
一、稀土
10月9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相关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措是中国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之举。当下国际局势动盪,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应用。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依法对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切实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的出口管制并非禁止出口。对於符合规定的申请,中方会予以许可。在措施公布前,中方已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向各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通报。未来,中方也愿意与各国加强出口管制对话交流,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在出臺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前,中方已充分评估可能对产供链产生的影响,并确信影响非常有限,同时也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向各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通报。後续将依法依规开展许可审查,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予以许可。同时,还会积极考虑适用通用许可、许可豁免等多种便利化措施,有效促进合规贸易。只要是用於民用用途、合规的出口申请,都有望获得批准,相关企业无需过度担忧。
二、关税
美东时间10月10日,美方针对中方采取的稀土等相关物项出口管制,宣布将对中方加征100%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体实施出口管制。对此,中方表示高度关注。10月9日中方发布的出口管制措施,是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行为。
中国一贯秉持公正、合理、非歧视的原则立场实施出口管制。而美方此举是典型的"双重标准"。长期以来,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对华采取歧视性做法,对半导体设备、晶片等众多产品实施单边长臂管辖措施。美方管制清单物项超过3000项,中方仅900余项,且美方使用出口管制最低含量规则低至0%。美方的相关举措严重损害企业正当合法权益,冲击国际经贸秩序,破坏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
特别是9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短短20多天,美方持续新增出臺一系列对华限制措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和特别指定国民清单,通过穿透性规则任意扩大受管制企业範围,影响中方数千家企业,还无视中方关切和善意,执意落地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美方的行为严重损害中方利益,破坏双方经贸会谈氛围,中方坚决反对。
对於关税战,中方立场一贯,不愿打但也不怕打。中方敦促美方尽快纠正错误做法,以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磋商成果,继续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基础上,通过对话解决各自关切,妥善管控分歧,维护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若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坚决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三、港口费
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最终措施,将於10月14日起对相关中国船舶徵收港口费。美方这一做法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违背《中美海运协定》平等互惠原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行为。中方已多次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中美伦敦经贸会谈以来,中方一直与美方就上述措施进行磋商沟通,向美方提供了书面回应,并就双方可在相关产业开展合作提出建议。但美方态度消极,执意实施上述措施,并於10月3日发布公告,明确对中方船舶收费的具体要求。
为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中方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等法律法规,决定对涉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中方的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动防御行为,旨在维护中国产业和企业正当权益,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希望美方正视自身错误,与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