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不断蔓延的欧债危机正在对中国的集装箱出口市场施加影响。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全球海运峰会上表示,2011年年初上海到欧洲的集装箱运价为每20尺柜1,460美元,但目前已跌至每20尺柜560美元。以此计算,跌幅超过60%。
中国海运集团总经理助理张登辉也表示,2011年极端的时候,上海到欧洲的集装箱运价曾跌至每20尺柜400美元,根本无法抵消成本开支。「2011年的情况比2009年还要糟糕,国内的集装箱船队很可能面临集体亏损的情况。」
事实上,2011年前叁季度,国内两大集装箱运输企业中国远洋和中海集运,分别亏损47.7亿元和15.8亿元,在A股上市公司亏损额中名列前茅。
集装箱运价之所以暴跌,除了受欧债危机和出口预期下滑影响外,业界认为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运力过剩。「预计2011年全球的集装箱货量增长4%,而运力增长了14%。」大连海事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斌说。不过,运力过剩的最大贡献者并非中国的航运公司,而是境外航运巨头。
虽然中国远洋、中国海运两大集装箱班轮公司都已进入世界前十位,却只拥有全球集装箱运力的7%左右。而中国产生的集装箱总量大体占到全球的20%。这就是说,中国大部分的国际集装箱海运是由外国公司承接的。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秘书长索沪生指出,近年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呈现顺差局面,但这个顺差只是货物贸易顺差,在服务贸易领域中国一直呈现逆差局面,运输服务就是服务贸易中最大的逆差项。2009年,中国的运输服务逆差高达230亿美元。
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国际航运巨头的运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如全球第一大班轮公司马士基,就在2011年年初宣布订购10艘迄今最大的1.8万个20尺柜船,。
中国船东协会秘书长张守国表示,「船舶大一些,运输成本确实会低一些,但这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否则,今后的船舶吨位岂不是要无限扩张?」刘斌也指出,根据他们的一项测算,集装箱船吨位达到1.2万个20尺柜时,已经是最具经济效益,再往上走反而不划算。
运价急跌集装箱船队面临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