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布《2012年物流信息化检测报告》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中国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编制的《2012年物流信息化检测报告》近日在2013中国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推进大会上发布。

报告显示,中国物流信息化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物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逐步增强,初步显现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国物流业信息化发展仍存在投资率低,缺乏有力的资金与人才支持等制约瓶颈。
报告显示出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物流信息集成日渐成为建设重点。物流信息集成受到大多数企业的关注,30.3%的企业将构建信息平台(内部信息处理、办公自动化、增值业务)作为信息化建设重点,部分企业还将软件开发、RFID/GIS/条形码等集成信息技术的应用、数据挖掘等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是物流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12年,条形码、电子标签以及电子单证等技术在物流业务中得到进一步的广泛应用。其中,条形码应用率达到53.31%,较2011年增长10.45%;电子单证应用率达到57.12%,较2011年增长9.5%。
叁是物流信息化应用效果显著提升。资料显示,2012年物流企业订单(运单)准时率达92.11%,较2011年提升明显;其中,78.57%的企业订单(运单)准时率超过90%,物流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介绍,2012年近80%的国内物流企业实现了全程透明的可视化,又有近叁分之一的企业达拥有百分百全程透明可视化能力。戴定一说,当前物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仍要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但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耿书海指出,物流信息化还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第一,物流信息化投资率有所回落,企业间发展的不平衡性日显突出。戴定一表示,2012年参与信息化调研的企业中,有56.6%的企业进行了信息化投资,投资率较2011年有所降低,而其中15.38%的企业信息化投资率不足1%,38.46%的企业信息化投资率介于1%至5%,15.38%的企业信息化投资率在5%至10%之间,投资率超过10%的企业仅有不到叁分之一。
第二,基础设施陈旧无法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相比部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多数民营企业物流仓储、运输设施陈旧落后,技术更新困难。许多物流领域的新技术、新装备应用相对较少,物流企业信息化、网络化水平相当低。
第叁,资金、人才支持力度尚需进一步提高。《2012年物流信息化检测报告》监测显示,样本企业认为资金和人才同样是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两项分别占36.4%和33.3%。近年来,因资金短缺、诚信体系的缺失而造成市场不正当竞争现象并不少见,加强对物流信息化的投入,培养合适的人才现已成为各企业必须应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