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集装箱!大连查获当地史上最大一起危品瞒报案件

大连海事局和大连海关近日联手查获一起瞒报高危危险品案件,涉案货物是230多吨次氯酸钙,这是目前为止大连口岸查获的最大一起危险品瞒报案件。

8月17日,大连海关在大窑湾港区发现一批即将装船发往国外的一批次氯酸钙涉嫌瞒报,这批货物公涉及11个集装箱达230多吨,次氯酸钙为5.1类强氧化性危险品,和有机物或者氨化合物接触可引发燃烧,高温下容易放热分解引起火灾和爆炸,本次案件中货物所有人、代理人和承运人都涉嫌未向海事管理机构办理相关船载危险货物申报手续,也没有在集装箱货物包装粘贴有关危险品标志,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次氯酸钙为5.1类危险货物,在高温下易放热分解,并引起著火或爆炸。天津港大爆炸、今年5月出事的APL AUSTRIA号集装箱船,都与此产品有著密不可分的关系。

次氯酸钙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俗称漂白精,经常用于消毒。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被误申报为氯化钙或是类似名字的货物种类,比如:漂白粉、CCH、BK粉、消毒剂,氯石灰等等。

事实上,不仅只是大连海关,其他很多港口和船公司都对次氯酸钙的运输有著严格的要求。所以货代朋友们,在遇到相关品名时,请务必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严格核实货物情况,不要背了锅。货主们也请一定要正确申报品名,不要瞒报、误报。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频繁出事的次氯酸钙

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次氯酸钙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或铵化合物接触可著火,在高温下易放热分解,引起著火或爆炸,还有其他与酸类反应释放有毒的氯气以及腐蚀刺激等危险。

为了避免因为误申报带来的危害,IMDG code明确规定货物在进行货物申报时需需使用货物的“正确的运输名(shipping name)”,以杜绝错误申报问题。次氯酸钙是一个正确的运输名,只有在具有正确的UN编号的名称下进行运输。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其经常被误申报为氯化钙或是类似名字的货物种类,比如:漂白粉,CCH,BK粉,消毒剂,氯石灰等等。

近年来,次氯酸钙已频繁惹祸。然而,部分货主、货代或是无知、或是铤而走险,以普通危险品的名义瞒报出口。

2017年2月13日,APL旗下6,350标准集装箱货船APL AUSTRIA发生大火。据悉,初步调查原因推断为次氯酸钙产生化学反应导致。大火燃烧了叁天叁夜!

2015年8月12日的天津港重大火灾爆炸事件也与次氯酸钙脱不了关系。据悉,事故原因很有可能是次氯酸钙引发燃烧,继而引爆旁边堆放的具有TNT炸药爆炸威力的硝酸铵。

2012年07月20日,MSC Flaminia在从美国查尔斯顿到比利时安特卫普途中发生火灾并引发爆炸。原因是个别集装箱装载有易燃的次氯酸钙,且瞒报未按危险品处理,事故造成两人丧生!

7月22日,南沙码头堆场一集装箱自然,现场浓烟滚滚。此后南沙码头■布公告,将会严查进出港的货物,因客户谎报,瞒报,漏报造成损失的,将由该客户承担所有的经济和法律责任,并将会把该客户加入黑名单,暂停与其的所有业务。

在这里,再次提醒广大的货主、货代们,对于次氯酸钙类似危险品一定要正确申报!多加警惕!否则出了事,就来不及了!